多谢指教

这几次回上海,街上越来越多复古美式(装修)的理发店,形色不一,有和咖啡店联名的、有和裁缝店共享空间的,自然也有边剃头边卖酒卖周边的。大多数这样的店会称自己为 barbershop,打电话去店里会直接被告知「我们不剪女发」。虽然店里正在被理发的哥们儿的头发比我长五倍。

是可以理解理发师(barber/发型设计师)们很有主见或者独特的审美,且坚持认为他们的审美仅适用于生理性别为男的被理发者。是女性不能拥有机会感受这样的审美吗?如果我是跨性别者,能理发吗?我支付了理发的费用,唯一选择就是相信理发师的审美吗?或者说,我可以和理发师沟通我的审美吗?

理发店都变得无法逻辑自洽了。

有一次孜孜不倦地要求被理发,坚持去了只给男生理发(a.k.a 理发流派不同)的理发店,也幸运地被允许理发了✌️。期间一位女店员收到了一位女士的来电,从镜子里看,大概是一个为难的时刻。女店员捂住话筒小声问理发师们:「你们 6 点能剪女发吗?」旁边的理发师头都没抬,配合着「你是不知道吗」的表情,不出意外地说了「不」。正在给我理发的大哥也不敢说话。那位女士自然是没约上,女店员挂了电话赶紧和理发师说:「喔我也不是故意问你的……」

想分享许舜英的《濒临崩溃边缘的紫发魔女》:「美学形式总是暗含着美与丑的道德区分,所谓的自然美感一直被认为是在道德上较优越的,而人工化是廉价低品味的;作为一种自我耽溺,多元酯绿色假发的美学是不合群的、精神分裂的、邪魔歪道的、怪胎妖孽的,而且是绝对不取悦的。如果扮装是为了取悦,红发策略则是高度冒险的表演形式,魅力不再优先,我不再是一般的美丽,而是濒临崩溃边缘的绝美。」

最近学了一句话,叫「这个东西超出了我的审美认知范围」,真是非常有情商了。一个让人舒适的体验/好的产品,是和顾客/用户建立恰如其分(proper)的体验,并不想被过度招待的同时,恐怕也不需要被格格不入。流派不同,审美不同,情商不一般。消费主义都升级成自我释放和艺术表达。

还想播放黄舒骏写的一首歌:「只有流行,没有音乐,我看你眼不见为净,也是好事一件。」

承蒙不照顾,后会没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