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 (3)

和两个同事一起吃午餐,临时拉了个微信群发定位(以及催促看起来要迟到的人),也没有群名,自然而然就是「群聊 (3)」。我仔细看过了「3」的前后确实是半角括号。

这类群很微妙,在我自己的聊天记录里也不少:有的是帮忙连接熟识纹身师和想纹身的朋友,有的是和同事突然拉了伴侣进来沟通(?),还有想给小活跃群里其中某一个人惊喜而临时发起的群。更多的还是突袭的工作群,但一旦和工作相关,「群里 (3)」就会变成「群里 (4、5、6……)」然后有了一个名字,例如「大扫除临时沟通群」。

回到开头的吃午餐,其实除了发定位、确定时间,然后相约吃饭,这个群里还会发生其他的对话,例如吃饭过程中互相分享的电影书籍链接、商品购买渠道,甚至饭后离去若干小时内发生事情的照片。尽管大多数时候,这类群会在 72 小时后就慢慢地消失在对话流和记忆里,但也不排除有群友突然想起来什么事、并找到了这个群,然后分享了一首歌。

平日里和微信并行常用的通讯工具是 Slack,Slack 可以建一个群组(channel)或者非群组群聊。后者在密集对话结束后通常非常难被搜索,因为要想很久才能想起来群名好像叫「Xiaowu, Javier, Ian, and Charlene」。虽然微信生态里也一样不容易搜索,但基本上能叫「群聊 (3)」的,想得起其中一个人的名字,就找回了中午催促同事吃饭的记忆,和一些油光满面的快乐时光。

这些快乐时光通常转瞬即逝。隔了夜就忘却了,自由度越高,就越需要积极。关系并不深刻,但又觉得对方在生命里(的某一刻)很重要。我挺喜欢「群聊 (3)」的状态的,总觉得还没有处于矫正的状态,或者耗费大量精力维护,你说这本书不错,我说好的我看看。

有一期《Nice Try》,主播们的挑战是在接下来的一周内要自己做一个创意然后印一个文化衫(tee)。有一位(因为听声音总是辨认不出谁是谁)就隔周自己画了一个「群聊 (3)」。真想和你击掌。

住在伦敦的时候不时去看一些便宜的展览(只是在门票价格上便宜)。常常埋头就是「看到美的东西,内心激动,跟它碰撞的时候却无力描绘,一描绘就觉得很俗。不知道怎么把它说得朴实,说回它自己」。喝到好喝的咖啡,挤眉弄眼地在心里惊呼「啊!开心。」

现在可能会分享在「群聊 (3)」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