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个游戏,上线了。

昨天早上,Just Food Fun 在全球的 App Store 上线了。

它是一个通过玩家间的限时对战,来学习食物知识的手机小游戏。每局三题,每题十秒,玩家可以和和身边的伙伴连线对战,也可以挑战其他的在线玩家。

 

我是一名用户体验设计师和内容工作者。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做一个食物对战游戏?

在探索人们如何学习「更有意念地吃」这件事的时候我发现,大部分的学习方式与体验,都偏向长篇、理性、严肃的叙事手段,于是慢慢造成了与目标消费群体的距离。也因此,我和团队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设计的力量去改变这种情况,如何通过更有趣的沟通与互动方式来和这群消费者拉进距离。

读传播学的时候我学到了 Stuart Hall 关于 Encoding/Decoding 模式(解码与编码模式)的理论,大意是说受众在吸收单向的信息的时候,某种程度上只能被动接收已经被解读和重构的信息。在食物调研与教育领域里,这样单向的教育与信息接受同样广泛存在。

我们是否能通过用户体验设计去解决内容创造和受众接受度的问题?是否能够通过对于深度内容解构去拉进人们与食物知识的距离?是否能够通过对于社交机制的设计去提升游戏化学习的体验?

Bee Wilson 在 First Bite: How We Learn to Eat (《食物如何改变人:从第一口喂养,到商业化浪潮下的全球味觉革命》)里提到:

Eating is not something we are born instinctively know what to do, like breathing. Eating is something we learn. (就像呼吸一样,吃不是我们天生就懂的。吃是需要学习的。)

就像 Bee Wilson 宣称「吃是需要学习的」一样,Just Food Fun 提倡的是通过轻社交、游戏化的方式让我们更喜欢食物,并做出积极的改变。它或许只是一个通过设计对于食物知识与内容建构的一个探索起点,但我们对食物创新的探寻,永不止步。

因为食物与吃,或许是一门与生俱来却又学无止境的手艺。

 

也有人问为什么叫 Just Food Fun?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叫 Food Fight。我们有个工程师,念英文带着一股软软的台湾腔。刚加入项目的时候,常常听他念 Just Food Fight,又很像 Just for fun。后来游戏要换新名字的时候,就很自然地换了。

 

注:本文原发布于 ArcheX,曾于「中国食育倡导者行动」与「食育国际论坛」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