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度越高,就越需要积极
一些无用的知识:
建外 SOHO 真的很好滑,暂时也没有好事者阻拦你。可能也不会有交警罚款。如果遇到发英语班小广告的人,也可以甩头滑过。没有滑板道(基本上就是非法驾驶),找路的时候,用小路比较多的那条线路导航。随身带个托特,能有肩带就更好了,在路上滑着滑着就去喝咖啡逛街了,那么板本身就很烦人。
人行道是很不适合小鱼板滑行的,毕竟你也不想成为那个挡着盲道的讨厌鬼。千万留意脚下的窨井盖,因为你可能会因此整个人被抛出去。滑直线的时候,眼睛往远看,看远方目标不容易让自己颤颤巍巍。转弯其实不难,控制好身体前后重心就好。滑起来就好了。
只要滑得快,地上的坑坑洼洼基本上一点都不会影响你。
-
自行车有铃,而你只能对前面突然出现或者坚持并道走的行人大喊:「让一下」。梅婷在《推拿》里的台词:「对面走过来一个人,你撞上去了,那是爱情;对面开过来一辆车,你撞上去了,是车祸。但是呢,车和车总是撞,人和人总是让。」
-
前几个月在 Coursera 上学当代艺术,也拜读了 Gompertz 的《现代艺术 150 年》,很轻松易读、很推荐。很不像史学书,虽然他写了上百年的事情。
陈丹青说他读不了艺术史书籍,甚至一本都没有读完。一直到:「有趣的写作,引人入胜,引人入胜的文字,经久不忘。但我总在指望史于论给我指引、令我开窍。同样地,作为因果,我们有没有够格的观众?我所谓「够格」,非指学问深浅,而是倾听的诚意,尤其是,好奇心。好的讲者会使你误以为聪明起来,而且更好奇,更想听。大部分现代艺术俱皆过时了,包括当时最勇敢的作品,最离奇的念头。人活不过时间。」
太近的人事,难以入论。上百年的事情,用时髦的媒体语言,是可以说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