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 you really what you eat?

纪录片 Fed Up 里,胖胖的 Maggie 一边哭一边吞食着花花绿绿的巧克力:「我只是控制不了不吃它。为什么……为什么?」

在食物业界有一种普遍的说法,叫「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放到电影里的 Maggie 身上,这个道理用通俗的话解读可能就是:「你这么胖,都是你自己吃出来的,这都是你自己的错」。

是吗?有人会说:「你看那些小胖子们,他们的父母多半也是一个胖子」。家庭的饮食态度和饮食习惯固然很大程度地影响着每个人的成长,但再追根究底一下,这些细水长流的思维和行为,恐怕也不是一两句调侃或是戏谑。当我们在「吃」的时候,到底在吃什么?

可能在吃你听到的「物超所值」。电梯里的炸鸡桶广告不断加强「性价比」的概念:「只要五十九,大桶炸鸡带回家」,配合「合家欢」的概念一起服用,快餐炸鸡成了好吃便宜还能促进家庭幸福的高级食粮。

也可能在吃你看到的「权威认证」。去年(2016 年)在 JAMA Internal Medicine文章里,揭露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制糖巨头们,通过收买哈佛食品健康的学术权威以及相关业界规定制定者,刻意弱化了糖与心血疾病的关联。而在那之前,香烟制造商与相关权威之间的暗箱操作也一样令人咋舌。利益相关和健康权利之间的矛盾,让市场、资本,甚至民众认知都受到了不可逆转的冲击。

或者在吃你买到的「健康概念」。超市里标榜「减脂 50%」的包装食物,用更多的糖填补减少脂肪后苦涩难食的味道。心理上获得的慰藉,被精糖和玉米糖浆的同类物不着痕迹地蚕食。

还是在吃你受到的「集体教育」。二战后为了避免饥荒,政府和利益集团开始介入学校餐食的设计与供应。食堂的午餐餐盘上,批萨、薯条、汉堡,配上多种软饮一应俱全。不时还有超值套餐,吃个汉堡还送甜甜圈,日复一日地填充着少年少女们的胃。是没有选择吗?是也不是吧。 

Bee Willson 在 First Bite: How We Learn to Eat 里提到一个观察是:

身为杂食者的另一个意涵,那就是吃这件事,并不像呼吸一样,是打从我们一出生就知道怎样做的事情;它必须靠后天的学习。…… 有一个「恶性循环」现象是:大多数厂商在食品制造的过程中,加入大量的糖、脂肪和盐。而这个做法意味着孩子们学会喜欢上高糖份、高油脂及高盐分的食品,以致于食品厂商研发出更多,让孩子养成「不健康」饮食习惯的食品。

Are you really what you eat? Maybe not. You are what you see, what you hear, what you experience etc. 

人真的可以单一地归纳为如其食物吗?或许不是。

 

注:本文基于观影机制 Foovie 而写。